高一语文
-
【晨读素材】2025-2026学年上学期高一语文必修上(第2期)
一、知识记忆小说知识(《哦,香雪》)(一)故事情节:作品主要描写了香雪的一段小小的历险经历:她在那停车一分钟的间隙里,毅然踏进了火车,用积攒的四十个鸡蛋,换来了一个向往已久的带磁铁
-
【晨读素材】2025-2026学年上学期高一语文必修上(第1期)
一、知识记忆古诗歌鉴赏知识:意象与意境古诗歌中的意象与意境是诗歌艺术的核心要素,二者相互依存又各有特点,共同构成了诗歌的审美空间。以下是具体解析:意象定义:意象是诗人主观
-
【晨读素材】2024-2025学年下学期高一语文必修下(第16期)
作文范文(第八单元主题作文:责任与担当)(一)关于青年担当的名句1.事不避难,义不逃责。——汤霖2.士不可以不弘毅,任重而道远。——《论语》3.肩扛千斤谓之责,背负万石谓之任。——林
-
【晨读素材】2024-2025学年下学期高一语文必修下(第14期)
一、成语积累(第六单元成语)(一)课内成语1.百无聊赖:精神上无所寄托,感到什么都没意思。2.沸反盈天:形容人声喧闹,乱成一片。3.天有不测风云:比喻有些灾祸的发生,事先是无法预料的。4.
-
【晨读素材】2024-2025学年下学期高一语文必修下(第13期)
一、成语积累(必修下第五单元相关成语)行将灭亡:指即将走向死亡、消亡。例:资本主义制度在马克思看来是行将灭亡的,新的社会制度必将取而代之。坚如磐石:像大石头一样坚固,比喻不可
-
【晨读素材】2024-2025学年下学期高一语文必修下(第12期)
一、作文素材(一)叶嘉莹:诗词的女儿,文明的渡者1.主题关键词:文化传承、精神坚守、生命境界2.适用话题:传统文化现代价值、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、初心与使命3.素材解析:叶嘉莹一生致
-
【晨读素材】2024-2025学年下学期高一语文必修下(第11期)
一、 成语积累1.哀兵必胜:原意是力量相当的两军对阵,悲愤的一方获得胜利。后指因受欺侮而奋起抵抗的军队,必定能取胜。“哀”是悲愤、悲壮之意,不可理解为“悲痛、悲哀”2.安
-
【晨读素材】2024-2025学年下学期高一语文必修下(第10期)
一、成语积累1.白驹过隙——白驹(jū):原指骏马,后比喻日影。比喻时间过得很快,就像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飞快地越过一样。〖错例〗突然,一个影子如白驹过隙般一闪而过,快捷异常。2
-
【晨读素材】2024-2025学年下学期高一语文必修下(第9期)
一.成语积累(一)课内积累1.危在旦夕:形容危险即在眼前。2.从谏如流:指听从好的建议就像水从高处流下一样顺畅自然,形容乐意接受别人的意见。3.临危受命:指在危难之际勇敢地接受任
-
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理解性默写测试(word试题+答案)
《短歌行》1.《短歌行》中,写诗人一边喝酒一边高歌,感叹人生短促,日月如梭的句子是: , 。2.《短歌行》中,诗人感叹失去的时日实在太多,好比晨
-
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理解性默写测试(word试题+答案)
1.(24-25高一下·新疆乌鲁木齐·期中)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。(1)《短歌行》中,写诗人通过想象与贤才彼此久别重逢,谈心宴饮,争着将往日的情谊诉说,表达了诗人希望与贤才真诚交往
-
单元写作大全:2024-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
第一单元:顺应自然与保全天性【真题呈现】阅读下面的材料,根据要求写作。古代文化经典包含着先贤对社会、人生、历史的深刻思考,至今还能给我们很多启发。阅读这些经典时,既要充
-
【晨读素材】2024-2025学年下学期高一语文必修下(第8期)
一、成语积累1.妙手偶得——妙手:技术高超的人。形容文学素养很深的人,出于灵感,即可偶然间得到妙语佳作。2.沁人心脾——形容诗文、乐曲等优美动人,给人以清新、爽朗的感觉
-
【晨读素材】2024-2025学年下学期高一语文必修下(第7期)
一、高考语用题型:推介词1.文学作品推介词这类推介词旨在向读者推荐文学作品,如小说、诗歌、散文等。通常会紧扣作品内容,表明推荐理由,反映个人的阅读感知。语言力求生动,富于表
-
【晨读素材】2024-2025学年下学期高一语文必修下(第5期)
一、语文知识(一)破折号用法 (1)表示解释说明,例如: 迈进金黄色的大门,穿过宽阔的风门厅,就到了大会堂建筑的枢纽部分——中央大厅。 (2)表示意思的递进,例如: 每年——尤其是水灾、旱灾
-
【晨读素材】2024-2025学年下学期高一语文必修下(第4期)
一、 知识积累双引号用法1.直接引用:直接呈现原话、拟声词或固定语句(如成语、格言)。例句:“嗒嗒嗒……”密集的机关枪子弹倾泻在卢沟桥桥面上。(直接引用拟声词)2.特殊含义:词
-
【晨读素材】2024-2025学年下学期高一语文必修下(第3期)
一、知识积累1.潜移默化(近五年11次)指人的思想或性格受其他方面的感染而不知不觉地起了变化。“潜移默化”强调影响是无形的,看不到的;“潜移默化”常搭配物或事,多用于性格、习
-
【晨读素材】2024-2025学年下学期高一语文必修下(第2期)
一、知识积累巧夺天工——天工:天然形成的工巧。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,形容技艺精妙。多指工艺美术、园林等。石破天惊——比喻事情或文章议论新奇惊人,不同凡响。媒体多误用
-
【晨读素材】2024-2025学年下学期高一语文必修下(第1期)
一、知识积累1.大相径庭——径庭,相差很大。形容彼此相去很远。2.大巧若拙——真正灵巧的人,不自己炫耀,表面好象很笨拙。3.大放厥词——厥,其,代词,他的。现在指大发议论,多是贬义
-
恒一教育集团2024—2025学年下学期期中联考 高一语文试卷(word试题+答案解析)
一、现代文阅读(共37分)(一)现代文阅读Ⅰ(本题共5小题,19分)阅读下面的文字,完成1~5题。材料一: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选择和理解的能力、质疑和评估的能力、创造和生产
-
山东名校联盟2025年3月校际联考名校卷高一语文试题(word试题+答案详解)
—、现代文阅读(35分)(一)现代文阅读1(本题共5小题,19分)阅读下面的文字,完成1~5题。材料—:一部高质量的文学作品往往与细节的营造和精心打磨密不可分。在文学创作的织锦上,细节是
-
洋县中学2024-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一语文试题(word试题+答案解析)
考试范围:统编语文必修上第1-2单元。第Ⅰ卷 阅读题 (70分)一、现代文阅读(35分)(一)现代文阅读Ⅰ(本题共5小题,19分)阅读下面的文段,完成1~5题。材料一:梦想是心中努力想要实现
-
2022-2023第二学期高一语文阅读课安排
阅读内容:1、《红楼梦》 (半学期读完)2、《史记》(精华)(两学期读完)一、学情分析《红楼梦》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,也是现代世界文学的瑰宝之一。它由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,被视为中
-
2022-2023第一学期高一语文阅读课安排
阅读内容:1、《乡土中国》 (半学期读完)2、《史记》(精华)(两学期读完)一、学情分析根据学情调研,学生在初中几乎没有阅读过文言文书籍,学生文言阅读能力普遍偏低,在考试中文言翻译失
-
2022-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高一语文考试卷(Word试题+答案详解)
第Ⅰ卷 阅读题 (70分)一、现代文阅读 (35分)(一)现代文阅读Ⅰ(本题共5小题,19分)阅读下面的文字,完成1~5题。材料一:近几十年来的“红学”研究,绝大多数集中在人物、医药、法律、饮